[閱讀] 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
書名:《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
作者:連美恩
出版社:遠景
沙發衝浪(Couchsurfing):一種互助合作的精神,我這兒有空出了一個位子可以讓身為旅客的你來休息個幾晚,而當我外出旅行時,也同樣能找到這般的住宿場所。
猶記得打從一開始知道沙發衝浪這個概念,就很有興趣,也因此,剛開始在倫敦生活時,寂寞和孤獨之下,想找人聊天說話相伴的我開始當起了Host,之後也曾收留了好幾個台灣沙發客。而外出旅行時,也睡過了好幾張沙發。
然而,當一個朋友今天和我談起這本書時,我聽著他的描述,對著書裡的女孩大膽的行為依舊有些驚訝(如果是我要去睡一個陌生男子的沙發,我一定至少要再拉一個人一起行動)。可是,當真正坐下來,仔細閱讀咀嚼這本書時,內心卻有著另一種隱隱的感觸,好像似曾相似,卻又帶著一點遺憾苦澀。
書裡,作者是這麼地描述倫敦(大略):「倫敦是個孤獨冷漠的城市,但也因為著它的孤獨,讓人可以釋放最真實的自己。」
我想念倫敦。
其實仔細想想,在倫敦時,我也沒有特別去過著多麼燦爛絢麗的生活,相反地,要上課時,我規律地早出晚歸,每天為自己料理三餐,依舊保持著上PTT的鄉民習慣。假日或許就自己一人在這個美麗的城市裡漫無目標地閒晃,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漫步或疾走中夾帶著一點流浪。
我想,我的確也是想念著倫敦的孤獨。
也許我當初到倫敦之前的心境並不易被人瞭解(甚至我自己有時都解釋不清)。但是,那時的我懷抱著一種巨大而強烈的欲求不滿,渴望解脫現況的慾望強烈地彷彿如同黑洞一般,將我所有的思緒一一吞入,我感受著身後一股巨大黑影,迫切地感覺著:倘若不做些什麼,自己會完全被這樣的黑洞吞噬毀滅。
而到了倫敦,我所焦慮的、我所掛心的,好像在不知不覺中化解了。之前,我總對於「醫學生」這個身份感到一股沈重,在台灣,當每每提起這個身份,總有人立刻會驚呼著:「你好厲害,你一定很聰明。」而我只能禮貌地微微苦笑,也許我只是個會唸書的笨蛋,也許我根本很弱,你還不認識我,為什麼就急著幫我貼上標籤呢?我多麽希望人們感興趣的是這個身份底下真正的我。可是,彷彿是一種詛咒,一旦提起了,話題就會開始圍繞著這個打轉,如同漩渦般讓一切混濁。這一切,在倫敦卻幾乎沒有發生。我一開始緊閉著唇,盡量不和醫學扯上關係,我想我就是我,無關身份。之後,有那麼幾次我從人體、醫學微觀中找尋靈感,也透露了這層關係,而除了我的tutor偶爾會說「那些太醫學了」,其他人並沒有因此而對我另眼相看。我——就是我,還是一樣的我。
這樣看似無聊的小事,對我卻是意義重大。也許是一直以來,對於將來要肩負起其他人的生命感到沈重,也許是一直以來,人們總是對我未審先判,我懶得辯解也無可辯解,只好默默地任由他們想像。所以,當我又可以無須保留、無須偽裝、無須帶著頭銜穿著莫名的榮耀,我開心地當著獨一無二的平凡人。
作者是個攝影師,在旅行的過程中也認識了許多藝術家。我偶爾總是會回想起在倫藝大上課的情況,說是在學校裡學了什麼,倒不如說是整個環境文化讓一些想法中的框架慢慢溶解。也許我們都已經太習慣框架了,「生命有著無限」在長大之後變成一種只在精神上的口號。但孤獨一人在流浪旅行順便生活的我,卻能漸漸體會「很多事,都只是自己將自己侷限住了」,最困難的,其實是在實際實行之前的害怕,而真正去做了,怎麼都比不上想像中的可怕。也許,在台灣的醫學生裡,我是勇敢的,但將格局放大之後,放眼,我卻依舊感到自己的渺小畏縮。
對於作者,我感到佩服又羨慕,甚至還夾帶著一些嫉妒。這兒,許多人做著「他們所擅長的工作」而非「他們想做的工作」。在實際接觸臨床之後,我好像比較可以慢慢地從中找到一些樂趣,我只期待著自己可以做到「選你所愛、愛你所選」,在工作中也能保有熱情。
你好, 不知道該怎麼稱呼, 翻了翻網頁找不到你的名字。
回覆刪除我是美恩, 碰巧看到你的這篇網誌, 覺得很有感觸, 不知道有沒有可能, 跟你借來轉貼在我的facebook上呢?
我覺得你網誌裡的有些話, 可以給旁人帶來一些想法。
美恩
哇!網路真是神奇:P
回覆刪除嗯,轉貼的話可以呀(雖然感到一點小害羞^^")
那可以請你加個我的facebook嗎?(因為也想看看會有怎樣的回應)
謝謝囉:)
當然可以啊
回覆刪除我的帳號是dghair@gmail.com!!
加我加我~
酷,網路真的零距離!
回覆刪除我也想念倫敦,那邊的天空。夏天那個無比的晴朗總會忘掉大半年的灰濛濛。啊,現在台灣的冬天才是倫敦的夏天,才是人適合生存的溫度啊!
祝你在台灣也是很好!
我發現我也認識你ㄟ~我是嵐馨 帶你去fabric玩 還跟你一起吃過火鍋~你是玲雅的室友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