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 卓別林的最後一支舞

基本 CMYK  

「 掌聲在歡呼之中響起,眼淚已湧在笑容裡。啟幕時歡樂送到你眼前,落幕時孤獨留給自己。」這是《小丑》的歌詞,在喜劇笑容的背後,是些什麼呢?

卓別林,當說到這個名字時,自然而然地會被想起一個穿著寬大的黑衣黑褲,頭頂小圓帽,手裏拿著一支拐杖,當然還有那最為人所知的小鬍子。正是那格格不入的模樣,滑稽得令人發笑。

其實,身為從未經歷二戰的台灣人,對於這個世紀小丑了解並不多。有的也只是一些刻板的印象。而這本《卓別林的最後一支舞》是有點自傳性質的小說。藉由著卓別林對孩子的信,娓娓道出他的起伏的一生。

可是他畢竟是個喜劇專家。即便早年生活的巔沛流離,促使了他在扮演那個為人所知的流浪漢夏洛時眉間的憂鬱,作者在以卓別林身份自述時,口吻流暢豁達。沒有太多的自怨自艾,而是將人生濃縮成一齣戲劇,內容有些苦澀,他卻輕鬆演繹,如同扮演著熟悉的幽默角色。

其實在閱讀時,我所聯想到的是豆豆先生。我想著,是什麼讓觀眾對著這兩個沉默的英國人捧腹大笑?

倘若現實生活中出現了這樣的人物,我們是否仍會為他們用力鼓掌?或者,只是不以為然地撇撇嘴,想著真是個『怪咖』?可是不管如何,他們的表演卻還是贏得了世人的掌聲。當書中的死神在聖誕節來找卓別林,企圖帶走他已老邁的靈魂,卻又一次次在發笑後讓他繼續一年的生命。死神的笑,眾人的笑,是什麼成就了偉大的喜劇?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人們總在生活的泥濘中掙扎,但當這樣的情境呈現在螢幕上時,有時卻反而滑稽可笑。人們需要喜劇,生活需要丑角。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或許就端看如何去演繹罷了。

感謝金石堂非讀book及愛米粒提供試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