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W.
今天,我想到了妳。
以前想到妳時,常常是傷心難過而自己感到脆弱的時候,而這些時候我想到妳,因為我知道不論如何,妳懂或不懂,總是會給我一個擁抱。
在書局裡翻了一下龍應台和她兒子安德烈的書信集合而成的《親愛的安得烈》,我想起高中時,有段時間我們突發奇想地寫起交換日記,其實都這麼大的人了,兩個半大不小又幾乎每天見面的女生,需要寫什麼交換日記呢?當時,我這麼地提議,或許,只是想要為自己的生活作點紀錄吧!好像慢慢地長大之後,生活卻越來越難以令人感到興奮。慢慢地,我們對生活周遭的事物感覺鈍化,一切快速地進行著,卻只是平庸地令人難受。
看看一間書局,也就能夠隱約感覺出這個世界的流行脈動。最近常在書局裡出現的是一些單眼相機介紹、花博、Uniqlo……還有,一個人的旅行。
我所說的「一個人的旅行」並非那本將「吃、祈禱、愛(Eat, Pray, Love)」翻譯成會令人有誤解期待的《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我說的是,越來越多人獨自去旅行,也許是去尋找自我吧?然後將旅途中的點滴集結成書。
我想起那天妳告訴我的矛盾心情。其實我懂。越來越多人想出去旅行,不只是妳,我弟、身邊的同學們也都曾透露過這樣的念頭,不見得是要有著多麼冒險的壯遊,而是想給自己一段時間(也許是a gap year),休息一下、回顧一下,順便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也許我沒什麼資格說話,又也許我才是可以講話的人。畢竟,我自己也曾經是這麼地惶恐不安,面對著茫然的未來而感到惶惶然,然後毅然決然、任性而固執地(或許也是出於某種恐懼)休學一年到了英國。
其實最初,我只是希望哪天能有個奇蹟發生,讓我突然頓悟史懷哲或德蕾莎修女的奉獻精神,突然有了要用自己的雙手救濟世人的偉大情操,然後便能對著那些沈重的醫學書籍和益發惡劣的醫病關係有著積極的想法和壯士斷腕的決心。所以我去了非洲,然而在非洲的經驗並沒有奇蹟發生,我體會到的是:從來機會是給予準備好的人。沒有將自己準備好,只是期待著如練武之人突然打通任督二脈是機會渺茫的。我不確定自己要什麼,到了那兒當然也就不確定能得到什麼。
許多人都是這麼掙扎著。我曾經疑惑著也羨慕著身邊很確定自己要走醫學這條路的同學們。他們是如此地心無旁鶩,如此確定著自己是朝著人生的目標前進。而那時的我,只是對於這一切感到痛苦,我不確定這是不是我想要的,然而命運卻如此安排。我看到的是限制,感受到的也是限制。就是這樣了嗎?我那時相信自己即將可以預見往後人生的三四十年就這樣困於這白色巨塔之內。
現在的我,還是這麼想的嗎?
我想我已經有所轉變,至於是怎麼樣的轉變,我想也很難用言語表達,也許有機會再跟妳分享吧!跟妳說過,最近我看了一本書《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裡頭有這麼一句話:「你要克服的是真實的限制,而不是假想的限制。」
不說太多了,只是與妳分享一下心情。最後再分享我很愛說的一句老話:「人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結果。」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