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Avatar

昨天和巫婆去看了3D版的阿凡達,之前阿頭說阿凡達是外星版的風中奇緣,的確有點像!雖然是以往也都出現過的題材,但重新述說這樣的故事還是很令人很有感觸,而搭配現今的電腦技術,栩栩如生的角色和背景環境,非常逼真地呈現出震撼人心的場面。

看的時候,覺得為人類的自私感到可悲,為了「兩千萬鎂/公斤」的難得素,而發動侵略活動。這樣為了自身利益而侵略他人的場景在人類歷史上總是一再地重複。現今因為人道主義和政治正確,使得人們會在這樣的行為前多一點思考。然而,倘若是在演化論大行其道的十九世紀,侵略者或許也只需以「弱肉強食」的理由便能合理化這樣地侵略。


身為一個理組學生,以往我總是理所當然地相信達爾文的演化論,因為演化論賦予了生物學的意義,沒有了它,現今的生物學研究幾乎不再有任何憑據,而它在這兩百年的時光中,一再地通過證據的考驗。小時候,有個美籍英文老師聽到我們說「人類是從猴子變成的」而大發雷霆,質問一群小毛頭「那你們的曾曾曾祖父是猴子嗎?」我想他可能是個相信「創世紀」的虔誠教徒吧!當時也不以為意。對我來說,「適者生存」就只是個解釋這個世界生物平衡的一個很棒的理論!但在倫敦時,有次的project題目是「Hybrid」,而讀醫學相關的我,又適逢達爾文兩百週年,便去看了達爾文展,看完後充滿對科學的景仰和佩服。回來後,和tutor分享,由他們的態度和言論,才赫然發現,在英國,達爾文的演化論,對於不是念生物的一般大眾來說,是個敏感的話題,雖然達爾文是有著偉大成就的英國人,然而,從前那段殖民侵略的歷史,使得他們對於演化論的態度保守。在台灣,許多上過生物課的學生相信演化論(畢竟這是課本上的東西呀!),而不會有太多的質疑,但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考量到宗教和歷史),同樣一個理論也不只是那麼單純了。

好像扯遠了,看完電影後,我想問的是:「然後呢?」在阿凡達的結局,地球人敗北而打道回府了,但是在這麼大利益的強烈誘惑之下,之後難保地球人不會再研發更具毀滅性的武器而重新來過?

而我們所認為的「文明社會」真的是文明且好的嗎?從來我們能改變的,也就只有我們自己了,對於他人的想法和觀念,不過是「take it or leave it」。但人們總是很難改變自己的偏見和執念,「這樣是為你好啊!」諸如此類的話仍然可以一再地在生活中聽見。如電影中,一開始地球人不斷地想去利誘納美人,強加自己的想法於他們身上。而關於種族、性別、文化的種種刻板印象,即使是自認為中立客觀,也難免會受到舊有的想法影響。

我想起去馬拉威的時候,有次車子要搭載的人數太多了(包含著當地找來的翻譯),座位數多少有些不足,一名有些年紀的阿長,就直接指著地板叫某個當地翻譯坐,那名翻譯不想而有些窘迫著,後來年輕人們一起擠著坐,一路唱唱歌也開心回去了。馬拉威的經驗,其實令我思考許多,我去之前也是認為台灣比非洲富裕許多,然而,到了當地,卻才發現我們能夠幫助他們的實在有限,資源技術上的限制固然令人無奈,但他們早已有自己一套適應生活的方式。是的,他們是貧窮,但可能要比台灣人還要快樂一點;他們生活方式是原始,但是人與人的相處很單純,也不乏有著有受過教育的有志之士想為族人多做點事。有時候我們看似擁有了更多,但卻也因此變得更加貪漤,失去了許多基本生存的單純,忘卻了尊重和感謝。

電影反應出來的其實是觀看者自身。而現實世界太多的利益糾葛也太過複雜,小時候我總天真地認為世界理應會越來越美好,因為從小到大每個人都被教育著許多美好善良的準則,而人們長大後,又會繼續教育他們的孩子;但是當自己真的逐漸長大後,才發現太多地欲望和誘惑,迷失和放棄是比堅持還要簡單許多的捷徑,這在人性中無可避免。電影散場了,但然後呢?

留言

熱門文章